粮肉蛋价节节攀升 谁是推手?
近日,先是牛肉面从3.5元涨到了4元,随后,羊肉串、酿皮子等小吃以及炒面等面食也都纷纷涨价,在一片“涨声”中,商家们一致认为其中的“助推力”是近期原材料价格的上涨。10月11日,记者从兰州市物价局获悉,自9月以来,兰州粮食、肉类和鸡蛋价格确实小幅上扬,但专家则认为,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原材料价格上涨并不能成为“牛大碗”等价格上涨的“绝对理由”。
兰州粮价 连续数月节节攀升
10月11日,当市民曹女士购买面粉时,突然发现一袋品牌和包装相同的面粉,当日的售价比她3个月前购买时多出了近5元钱,这个变化正反映出兰州粮食价格自今年7月以后持续小幅上扬的态势。根据兰州市物价局的通报,兰州小麦每斤的收购和销售价格7月就环比上涨了1.98%和1.85%,8月在此基础上又上涨了0.97%和0.91%,进入10月以后,涨幅依然在0.9%上下。面粉市价每斤超过了1.66元,环比上涨1.84%,同比涨幅更是接近10%。
同样,近期兰州的玉米和大米价格也呈现上扬趋势。10月初的玉米收购和销售价格较前一监测时期环比上升了2.02%和1.90%,同比涨幅都在27%以上;同时期粳米零售价格平均每斤2.81元,环比也略有上涨,同比涨幅则在20%以上。
业内人士认为:这轮粮价上涨主要是由近期市场炒作题材增多、炒作加剧而引起的,随着今年新粮丰收,这种持续一个季度的上涨态势将会得到遏制。而记者从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我省农业生产进展顺利,预计全省夏粮播种面积能达到1640.1万亩,总产量将达到352万吨,同比能增加10.7万吨。
肉蛋上涨 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如果说粮价上涨是在可调控的范围内小幅上扬,那么,近期兰州市场上肉蛋价格的上涨则不仅加大了本身的“不稳定因素”,也直接助推了肉蛋加工成品价格的上涨。
同样是来自兰州市物价局的监测数据,进入7月以后,兰州市场上销售的最主要的四类肉品:精瘦肉、牛肉、羊肉和鸡肉,价格环比涨幅都在2%到4%,8月还是继续以这个幅度上涨,到了9月底,四种肉的零售价格分别达到了每斤12.50元、16.50元、16.25元和8.63元,同比分别上升3.05%、3.13%、5.66%和2.98%;而环比涨幅更大,较前一监测时期,精瘦肉上涨3.05%,牛肉上涨6.45%,鸡肉上涨6.15%,羊肉则在一个月内每斤价格的涨幅达到了14.04%,比8月市价多出了1.25元。
自6月就上涨的鸡蛋价格,近期的监测显示也是上涨态势。8月较7月每斤蛋价上涨了15.75%,9月较8月又上涨了5.11%,也就是说,两个月前3.65元就能买来的一斤鸡蛋,现在则需要4.73元。
监管有隙 该涨则涨该降不降
物价部门分析认为,肉蛋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是受到季节对产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中秋、国庆“双节”的消费拉动,预计天气转凉后,随着供应量的增加,价格会有所回落。
“但无论如何,牛羊肉和鸡蛋的价格持续上涨,还是促成了兰州部分食品成品价格的上涨,以致兰州市民不得不感叹,连最青睐的‘牛大碗’都有些吃不起了。”一名金融界业内人士认为,这场价格的悄然“改变”,表面上是由于原材料的上涨,引起部分小吃的跟风涨价,其实质却是市场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在他看来,原料的生产和销售都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某一时期出现上涨情况是难免的,加工成品价格也随之上涨,只要幅度不大都情有可原。“但是,兰州的普遍情况是‘只升不降’,既然知道随着市场涨价,可当原料价格下降时,却没人愿意根据市场联动随之降价。以‘牛大碗’为例,一次又一次地涨价,都只是让消费者被动接受,却没有考虑去进一步完善市场联动机制,该涨则涨,该降则降。”
本报记者 王家安
蔬菜价格有升有降 换季使然?
国庆前后,菜价再次牵动了人们心底的那根“弦”。10月11日,记者走访兰州市内一些菜市场调查对比后发现,因为换季,诸如青椒、黄瓜、西红柿、菠菜等绿叶菜,其产地已经悄悄从室外转移至棚内,所以,价格也有所上涨,而像土豆、冬瓜、南瓜、平菇等,却并没随波逐“涨”,价格稳中略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季节的更替,蔬菜价格又出现了季节性调整,青椒等绿叶菜未来价格还会上涨,而土豆等因为供应相对充足,近两三个月内,价格应该会相对平稳。
司空见惯 菜价逢节必涨
国庆期间,人们对菜价上涨感受比较明显,市民谢女士对此颇有微词,“过节了,买菜的人多了,这菜贩子也瞅准了这个时机,前几天还卖1块5的黄瓜,一下子就都卖2块5了。”而一旁谢女士的爱人却调侃道,“过节嘛,人家也要算节日加班费的。”很多市民已经习惯了蔬菜节庆期间涨价的现象。
“人都放假了,买菜的人多,菜贩都把菜整理得光鲜一点,即便卖得高几毛钱,大多数来买菜的人也不在乎这几毛钱,能卖高就卖高点了,再说,现在销售的黄瓜是最后一茬露地黄瓜,价钱肯定要高点。”在五泉菜市场,一菜贩如此说,“其实,现在卖菜的人也很多,生意不好做, 批发价便宜了,我们就卖便宜点,批发价贵了,就卖贵一点。”而主要做蔬菜批发的老张告诉记者:“我的好多菜都送到餐馆、酒店,他们节日期间需求量大,因为长期合作,所以我给他们的价格也不高,节假日价格稍微涨一下,这并没什么稀奇。”
商家菜贩 打着换季抬价
据兰州市物价局统计,9月份,兰州市部分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其中,青椒、黄瓜、西红柿、油菜和茄子价格分别为1.75元、1.95元、1.53元、2.13元和1.83元,同比分别上升2.94%、30%、10.87%、21.71%和26.21%。而记者走访的结果也印证了物价部门的统计,众多菜贩普遍反映,近来涨幅较大的主要还是绿叶菜,比如,此前黄瓜每斤卖1.5元,现在大多都卖到2.5元,西红柿此前卖1.3元,现在批发价都1.7元,零售好多都卖到2.5元,另外,青椒、油菜、茄子、茼蒿等价格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上涨。
“换季蔬菜涨价这很正常,现在本地的露地菜已经基本卖完了,大棚种植的蔬菜还没大量上市,加上外地菜也还没正式运过来,现在市场上的这些季节性很强的绿叶菜,价格上涨是自然的。早些年温棚种植没推广时,这个季节人们都吃不上这些菜了,这是自然气候决定的,秋冬季节的绿叶菜,价格肯定会高一些,就比如青椒,现在卖2.5元,过一段时间,像菠菜、西红柿、茄子等,在冬季来临价格还会上涨。”正宁路菜市场的菜贩栾先生分析说。
块茎类菜 价格稳中略降
在中街子社区菜市场,前来买菜的李奶奶反映,“现在绿叶菜越来越贵,吃不起了,我主要买土豆、冬瓜、南瓜,秋天吃绿叶菜多了不划算。”今年5月份,在大青山批发市场“疯狂的土豆”曾一度批发价达到每斤1.8元,而现在,由于省内各地的土豆都进入到了成熟期,供应充足,菜市场的售价每斤在1.3元至1.5元不等,相比前个阶段,价格稳中略降。据业内人士表示,块茎类的菜,在秋冬季节,价格一般比较低,而且也比较稳定。
国庆期间,平菇以6元/斤的高价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如今市场上的售价已降到了3.5元至4元。在鼓楼巷卖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平菇的种植是一茬一茬的,前些天价格贵主要还是供应出现了暂时性的短缺,供应充足时,价格就低一些,而像平菇这样的菜,一般秋季跟冬季,比夏天还要便宜些。
文/本报记者 范海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