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兰州电力技术学院09届2班罗亚强同学70岁的爷爷专程从刘家峡赶到学校,将一张充满感激之情的感谢信贴到学校大门口。一时间这一新闻在该校迅速传开,成为今年国庆节期间全校最为温暖的话题。
寒门学子当学徒糊口
今年20岁的罗亚强是临夏永靖县人,家住农村。多年前,其父亲不幸去世后,母亲改嫁,留下他和弟弟相依为命。家庭的变故让原本开朗、自信的罗亚强变得少言寡语。在70岁的爷爷和身体多病的奶奶的照顾下,凭借着刻苦努力,罗亚强于2009年考入兰州电力技术学院。然而由于全家唯一的经济收入来自爷爷、奶奶带病种玉米换来的微薄收入,在凑够学费后,17岁的弟弟不得不辍学。虽说罗亚强到兰州就读,但挨饿成了“家常便饭”,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只好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在草场街一家电焊铺打工当学徒糊口。
学校免学费解困
今年暑假期间,正在打工的罗亚强被该校老师刘继红发现了。看着穿着脏兮兮衣服的罗亚强,想起其他老师反映的罗亚强同学经常吃不上饭挨饿的处境,刘老师感到一阵心酸。“一定不能让家庭困难的学生挨饿。”刘老师立即将罗亚强的问题反映到了学生处。学生处迅速派人到罗亚强所在的罗川村对其家庭和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在班主任王盛厅老师和刘老师的帮助下,学校研究决定,今年秋季开学后,学校免除了罗亚强全年学费3200元和住宿费500元,并安排其在学校职工食堂勤工俭学,免其伙食费。此外,学校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给罗亚强每年发放1500元的困难补助。
纯朴家人写感谢信答谢
学校及时的救助让罗亚强远在山区的爷爷奶奶及家乡人十分感动。尽管很困难,罗亚强的爷爷还是凑足路费,带着全家和家乡人的感激之情赶到学校,用张贴感谢信这一最纯朴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感谢。
10月8日,罗亚强告诉记者:“我非常感谢学校和两位老师的帮助。这一真情终生难忘。将来走向社会后,我会用同样的真情去回报社会和学校,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本报记者 张继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