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在我的印象中,每到十一我老犯一个概念性的错误,总是把“十一国庆节”当成“五一劳动节”。年年十一,今又十一,我依然不忘“陋”习,将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当成人民劳动的佳节。
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在自己的庄稼地里辛勤劳作,终于盼来了丰收的这一天。我的姥爷,一个地道的农民,虽然年已古稀,却仍然将他那一亩三分地收拾得井井有条。九月下旬,玉米成熟了。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玉米大棒子,姥爷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家里人把玉米掰下后,一小部分送给我们这些儿女子孙,分享他的胜利果实,而还有一大部分就得要磨成玉米面出售。而这个工作真不简单,先要将一粒一粒的玉米从玉米棒上剥离下来,然后才能磨成玉米面,这才算好。我们的工作是剥玉米粒。只见棒棒上密密麻麻许许多多的玉米粒儿,这一个个的剥离既费时间又耗精力。虽说现在科技发达,有专门的脱粒机,但姥爷家玉米不是太多,用不着脱粒机。姥姥、姥爷毕竟年事已高,干不了这么细的活。于是,这个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便落在了我们这些儿女子孙的身上,所以,“十一”一到,我们便从四面八方来到姥爷家。
踏进姥爷家,只见金黄一片,一个个玉米棒整齐地堆在墙边,一见这阵势我已被吓飞了三分胆,这么多,这得剥到猴年马月呀!这时我才体会到了庄稼人的劳累,我姥爷家是个大家庭,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帮他干活,都很费力。何况中国那么多的农民,如果说家里没有帮手,那该有多累呀!想到这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没过多长时间,家人陆陆续续都到齐了,我的3个姨1个舅5个姐1个弟,加上姨夫姐夫,这么庞大的队伍近二十号人,怎么能被小小玉米难倒?姥姥、姥爷,大家都笑了,所有人围成一个圈,说说笑笑,一会谈论国家大事,一会又谈论周边琐事,没有一丝劳累,反倒更加热火朝天,其乐融融。弟弟身先士卒,作为未来孙家掌门,一连剥了二十多个,我也不甘示弱,不停剥着。“团结力量大”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不一会,一大片金黄的玉米粒已铺在地上。此时,所有人仿佛都变得勤快了,一种莫名的喜悦油然而生。舅舅说:“这么多的粒粒子,至少爸妈剥五天。”我说:“太有成就感了!”弟弟说:“……”
整个村子要数姥爷家的笑声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