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10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逃避路桥费 大车压坏兰工坪南路
为限制通行有人用垃圾封堵路口 附近居民出行受阻有苦难言
  道路被建筑垃圾封堵。本报记者 陈明哲 摄

  道路被堵 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10月9日上午10时许,本报热线96555接到市民反映,兰工坪南路南入口处在8月份的时候被人用建筑垃圾封堵,后来因车辆不能通过,又被人为地挖开一个缺口,只能通过小型车辆。当日上午11时许,记者闻讯赶到现场发现,一堆建筑垃圾将原本就不宽的路面封住,只留下一条窄道供过往小型车辆通行。附近居民王师傅告诉记者,这条路今年3月份开工维修,6月份完工通车,通车后由于路面较窄,为了避免大型车辆通过,施工方分别在南入口处和兰工坪南路中段设立了3个水泥限行桩。但没过多久,限行桩就被人为拆毁,导致这条巷道不断有大型车辆通过,使这条刚修好的道路遭到严重损毁。8月份左右,不知是哪个单位的人,用建筑垃圾封住了兰工坪南路的南入口,这严重影响到附近居民的出行。

  不堪重负 新修的道路伤痕累累

  记者随后跟随王师傅查看了兰工坪南路的现状,发现刚修好的路已是伤痕累累,路面两旁的道牙子被重型车辆碾轧后严重扭曲变形,设立在道路两侧的排水口都已被损坏。兰工坪路中段有一座小桥,桥附近设立的限行桩已被破坏。一位居民告诉记者,路刚修好不久,就有一辆铲车将左侧的限行桩拔掉,桥上有明显的交通指示标志,10吨以上车辆严禁通行,可是自从这个限行桩被拔去后,这里经常有四五十吨的大型车辆呼啸而过,这些大型车辆经过此处时,基本上占去整幅路面,走在路上的行人更是胆战心惊,有车辆过来时,往往贴在墙上不敢动弹。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那些大型车辆从这里经过,主要是想要绕开设立在晏家坪的路桥收费站逃避路桥费。

  躲路桥费 限行桩多次被拆除

  随后,记者来到了兰州市贷款建设路桥车辆通行费收费管理处晏家坪收费站了解情况,该站安站长告诉记者,自从兰工坪南路修好后,许多司机为了逃避路桥费,选择从兰工坪南路绕行,而许多大型车辆的负重远远超过了这条路的承载能力,车走得久了路被损坏是难免的。而究竟是谁将路堵了,安站长表示并不知情。

  就此事,记者询问了七里河区城建局兰工坪南路项目的一位负责人,提起此事,该负责人一脸无奈,他说,这条路是今年6月份竣工的,由于该路面承载能力有限,竣工时他们就在兰工坪南路南入口处和兰工坪南路中段设立了3个水泥限行桩,但是没过多久,水泥桩就被过往的司机们偷偷拆除了,截至现在,他们已经补装过限行桩三次了,可往往刚刚补装上没几天,限行桩就又被拆了。而对于垃圾堵路一事,该负责人表示并不知情,随后他们将派相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如果是属于他们负责的,他们会及时将这些堵路垃圾清理掉。(报料人:张先生,奖励30元)

  本报记者 陆小乐 薛长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今日要闻
   第A03版:今日要闻
   第A04版:市政追踪
   第A05版:今日关注
   第A06版:城市快报
   第A07版:省内扫描
   第A08版:第一现场
   第A09版:时事新闻
   第A10版:天下时讯
   第A11版:作文周刊·金牧场
   第A12版:文体新闻
   第B01版:健康周刊
   第B02版:健康·新闻
   第B03版:健康·母婴
   第B04版:健康·心理
   第B05版:健康·两性
   第B06版:健康·问医
   第B07版:健康·服务
   第B08版:健康·故事
午夜,疾驶越野“腰斩”的士
逃避路桥费 大车压坏兰工坪南路
西固区检察院与警方合作抓获两逃犯
遏制“公车私用” 会宁引入GPS监控警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