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崔雪茜)我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自10月10日至10月24日进入登记前的摸底工作阶段。10月9日,记者从省人口普查办公室了解到,此次摸底工作是在户口整顿和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按照划分好的普查小区进行,普查员将按照“画地图、查房子、数人头”的程序,通过实地勘察和入户访查,明确普查小区的地域范围,摸清小区内的建筑物情况,查实建筑物中居住的户数和人员,为11月1日正式开始的普查员入户进行普查登记、复查和质量抽查做好准备工作。
为正式普查登记打“前站”
据了解,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也就是说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通过在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
人口普查摸底工作是查准人口总数、确保普查登记质量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人口普查登记顺利进行并按时完成普查登记任务的基础,也是有效减少现场登记误差、提高数据质量的保证。
普查员入户须出示证件
据省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李树海介绍,此次全国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呈现两个新特点,即普查对象发生了变化,上次普查主要为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而此次是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每个人必须在现住地进行登记,同时普查对象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的,户口登记地也要登记相应信息。另一个特点是本次普查增加了港澳台和我国境内居住或停留一定时间的境外人员,登记量相对增大。全省将有20万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入户普查登记。
另外,无论摸底还是正式普查登记,所有入户的普查员都是政府部门选调或招聘的工作人员,有全国统一颁发的普查指导员证和普查员证,入户时工作人员会主动出示证件。
全省划分13万个普查小区
对于如何保证既不漏掉一个普查人口,又不泄露普查对象的个人资料的问题,李树海介绍说:“在普查准备阶段,我们把全省行政区域划分成了13万多个普查小区,每个普查员负责一个小区开展普查工作,把这13万多个小块拼在一起就是一张完整的甘肃地图,保证了人口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对于一些经常不在家的普查户,将采取先预约好时间,再上门登记的方式进行。”他还说,所有普查员入户登记采取边询问边填写普查表的方式进行,最后要经调查户签字确认,对于表中涉及的个人情况,会按照国家的相关保密制度严格保密。普查结束后,对外发布的数据也是整合汇总后的大数据,不会涉及个人情况。
★新闻链接
人口普查小知识
人口普查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间,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同时,它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通过人口普查,可以查清全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和分布等基本情况,还可以查清人口的社会特征、家庭特征、教育特征、经济特征、住房状况以及普查标准时间前一年人口的出生死亡状况等。目前,世界各国的人口普查在时间、内容、方法上逐渐趋向一致,使人口普查资料更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