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碳原子结合“牵线搭桥” 美日学者共享化学诺奖
  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日科学家共同获得化学诺奖。新华社照片

  据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 碳原子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愿相互结合,难以形成理想的有机化合物怎么办?美国和日本的3名科学家以钯原子“牵线搭桥”,最终使不同“出身”的碳原子走到一起并相互结合,从而使一大批新药和工业新材料应运而生。这一杰出成果使他们赢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获奖的是1931年出生的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75岁的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80岁的铃木章。

  因获奖喜极而泣

  6日,根岸英一在表达对妻子、已去世的导师赫伯特·布朗以及同事的感谢时,根岸英一激动得喜极而泣。另一位日本获奖者铃木章在得知获奖后谦虚地说,“我获得如此殊荣,是托大家的福”。赫克也认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据新华社

  

  ● 人物

  理查德·赫克,美国人,1931年出生,1954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他进入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进行博士后阶段的学习,后又进入美国特拉华大学工作并于1989年退休。赫克现为特拉华大学名誉教授。

  根岸英一,日本人,1935年出生于中国长春,1958年从东京大学毕业后进入帝人公司。1963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普渡大学教授。

  铃木章,日本人,1930年出生,1959年在北海道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美国普渡大学留学回国后,铃木章于1973年就任北海道大学工学系教授,现任北海道大学名誉教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专 版
   第A03版:盘点“十一”黄金周
   第A04版:盘点“十一”黄金周
   第A05版:政事引擎
   第A06版:时政快递
   第A07版:城市快报
   第A08版:专 版
   第A09版:警 事
   第A10版:事 件
   第A11版:街区新闻
   第A12版:街区新闻
   第A13版:省内扫描
   第A14版:视 觉
   第A15版:世界聚焦
   第A16版:嫦娥二号探月之旅
   第A17版:新闻中心
   第A18版:社会记录
   第A19版:世界聚焦
   第A20版:天下时讯
   第A21版:新闻中心
   第A22版:体育·彩票
   第A23版:广告专版
   第A24版:体坛快报
   第B01版:文娱世界
   第B02版:娱乐视听
   第B03版:生活资讯
   第B04版:人才资讯
文学诺奖授予“讲真话的人”
“试管婴儿之父”众望所归 获生理学或医学诺奖
发现世界最薄材料石墨烯 师徒二人共获物理学诺奖
为碳原子结合“牵线搭桥” 美日学者共享化学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