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7日电 瑞典文学院7日宣布,201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秘鲁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略萨是拉美著名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也是28年来又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南美作家。据悉,上一次是在1982年,得奖者是《百年孤独》的作者、哥伦比亚作家贾西亚·马奎斯。
略萨被视为“结构现实主义”作家,他试图在创作中从各个角度立体地展示历史和现实。瑞典文学院评价说,略萨的作品表现出“有力的结构‘绘图法’和对个体人物的反抗、反叛和挫败的犀利描绘”。
略萨1995年曾获得西班牙文学最高奖塞万提斯文学奖。他不仅是小说家,也发表了不少新闻作品,同时也是位政治活跃人士。中年略萨曾组建政党,并在1990年竞选总统。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格隆德介绍,在巴尔加斯·略萨看来,“讲真话、提问题”是作家的责任,因而在作品中描述个体的反抗,同时不避讳个体的失败。
“他相信世界可以改善,”恩格隆德说,“他相信,借助小说的力量,可以促使世界改善。”
恩格隆德告诉媒体记者,巴尔加斯·略萨是“少年天才”。
瑞典文学院提供的书目显示,巴尔加斯·略萨1959年、时年23岁以西班牙文出版处女作。“我一直对他感兴趣,”恩格隆德说,“他主导了拉丁美洲文学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兴起。”
恩格隆德评价,巴尔加斯·略萨改进了叙事方法,是“异乎寻常的叙事者”。自1959年推出第一部作品以来,巴尔加斯·略萨一直没有中断写作,先后出版64部西班牙文作品,其中28部译成英文、42部译成法文、36部译成德文、16部译成瑞典文。
● 人物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年3月28日出生于秘鲁阿雷基帕,上世纪60年代成名,共创作了30多部包括小说、话剧和散文在内的作品,其代表作有小说《城市与狗》(1963年)《绿房子》(1965年)和《酒吧长谈》(1969年)等,其中《城市与狗》使略萨蜚声国际文坛。
现年74岁的略萨大半生投身政治,他青年时期就读过军校,加入过秘鲁共产党,也曾在60年代热烈支持古巴革命;中年略萨曾组建政党,并在1990年竞选总统;他还在2003年被时任总统亚历杭德罗·托莱多提名为总理候选人,并最终推荐了梅丽诺出任秘鲁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城市与狗》
巴尔加斯·略萨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是他的成名作《城市与狗》。
略萨1963年以自身在秘鲁莱昂西奥—普拉多军校的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城市与狗》。“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作品中用了大量篇幅描写“打架斗殴”、“金钱交易”等丑恶行为,揭示出底层人生存的艰难处境。
作者塑造了一个“中间人物”,他名叫阿尔贝托,为人不卑不亢,也不容强者欺负。在捍卫尊严和个人合法权利方面,阿尔贝托绝对不放弃斗争,这个人物是略萨的化身。这部小说在秘鲁引发争议,遭莱昂西奥—普拉多军校军官公开焚毁。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