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广告效果最好都市报


  2010年10月8日 星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交大博文学院一学生公寓建筑工地发生塌方 两名工人不幸身亡
两名打工大一新生 死里逃生心有余悸
  事发现场
  幸免于难的两名大学生。本报记者 陈若梦 摄

  10月2日15时50分左右,榆中县和平镇什字东出口,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新建成的一处学生公寓建筑工地发生塌方,正在施工的4名工人中有3人当场被埋。后经拱星墩、高新开发区两个消防中队的25名官兵近半小时救援,被困人员被全部挖出,其中两名工人因窒息当场身亡。4人中两名幸存者是来自兰州两所高校在此勤工俭学的大一新生。目前,事故原因以及善后事宜,均在调查和处理当中。

  工地塌方两工人身亡

  当天下午,记者赶到现场看到,事发地是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一处新建的学生公寓建筑工地,尽管该公寓楼前仍在施工,但从楼下往楼上看去,除一楼的商铺外,二楼以上的学生公寓均已入住。在事发地仍能看到一个高约2米的土坎,塌陷处长约10米,工人被救出的地方留下的大坑清晰可见。

  记者从现场几位施工人员口中得知,事发时有20多名工人分几处铺设公寓上下水管道,而事发的地方有4名工人在一个宽2米、深约2.4米的土沟内挖土,不知何故,被挖开的土沟突然发生塌方,3人当场被埋。

  随后,记者在兰州消防支队指挥中心了解到,事发时间在当日15时50分左右,16时04分该中心接到报警后,调派了拱星墩和高新开发区两个中队的25名官兵赶到现场救援。至16时20分,有两名被困人员被救出,其中一名因窒息身亡,另一名生还者被紧急送往兰泰医院救治。约10分钟后,最后一名被困人员被救出,但该男子也因埋压时间过长窒息身亡。

  两名大学生逃过一劫

  “塌方的土像巨浪一样向下涌,我们当时在东面挖土,头顶上有个水管挡了一下,要不也被埋在底下了。”下午6时许,记者在兰泰医院见到在事故中受伤的小张时他心有余悸地说,而陪伴在他旁边的便是在事故发生时逃过一劫的好朋友小王。从他们的描述中记者了解到,二人同是庆阳人,今年9月刚刚步入大学校门,“十一”七天长假,二人便商量打工赚点生活费,当得知所住公寓楼下的工地需要挖土方的工人,便与工头商定以每天50元的报酬来挖土,但没想到打工两天便发生事故。小王说:“不幸身亡的两个人中一个50多岁,一个才18岁,比我还小两岁,他们分别来自临洮县和榆中县。早晨我们还劝那个年轻人去学点技术,没想到下午就阴阳两隔了。”

  大学生打工慎选单位

  虽然两名大学生躲过了生死劫难,但二人均表示此次经历的教训太深,以后不会轻易选择再去这样的地方打工。针对大学生假期打零工的现象,兰州市劳动保障部门有关人士介绍说,目前劳动部门受理的是合法用工前提下的劳动纠纷,而大学生在假期打工期间与用人单位之间只存在雇佣关系,并非劳动关系,因此不属于劳动部门受理的范围。所以,为了避免发生劳动纠纷和打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打工者在打工时最好与用人方签订劳动协议,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提醒大学生在选择用人单位时留意对方的相关资质及可靠性,最好不要选择去建筑工地等危险系数相对较高的地方打工。

  本报记者 崔雪茜 陈霞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兰州晨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国内统一刊号:CN62-0017 邮发代号:53-6
客户热线:0931-96555  传真:0931-8159628(新闻)  8123740(广告)  本报社址:兰州市白银路123号  邮编730030  Email:lzcbreader@163.com
   第A01版:封 面
   第A02版:专 版
   第A03版:盘点“十一”黄金周
   第A04版:盘点“十一”黄金周
   第A05版:政事引擎
   第A06版:时政快递
   第A07版:城市快报
   第A08版:专 版
   第A09版:警 事
   第A10版:事 件
   第A11版:街区新闻
   第A12版:街区新闻
   第A13版:省内扫描
   第A14版:视 觉
   第A15版:世界聚焦
   第A16版:嫦娥二号探月之旅
   第A17版:新闻中心
   第A18版:社会记录
   第A19版:世界聚焦
   第A20版:天下时讯
   第A21版:新闻中心
   第A22版:体育·彩票
   第A23版:广告专版
   第A24版:体坛快报
   第B01版:文娱世界
   第B02版:娱乐视听
   第B03版:生活资讯
   第B04版:人才资讯
两名打工大一新生 死里逃生心有余悸
挖掘机闯祸 撕裂燃气管道 天然气泄漏 喷出10米高气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