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西昌讯(特派记者阎世德 董开炜)渐渐落下的夜幕和没有散去的阴云,此时成了绝好的衬托和背景: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随着01号指挥员一声令下,长三丙喷出一团橘红色的烟雾,随之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拖着三四米长的焰火冉冉升起。在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在共和国生日的日子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向世界庄严宣告: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华民族追逐千年的登月神话正在慢慢变为现实。
零窗口发射
接连几天阴雨不断的西昌,在10月1日这一天天气竟然出奇的晴好:一大早,久违的阳光就洒在了大地,一团团云朵虽然漂浮在天空,但丝毫没有下雨的意思。晴好的天气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许,飘散的云团虽然结成了阴霾,但嫦娥二号的发射已经走向了不可逆转的态势。17时许,嫦娥二号真正进入射前系统。此时,地面开始给系统加电,同时,各种口令也开始不断传达、下发。这一节点预示着火箭进入了最紧张阶段。
“40分钟准备!”
拥抱嫦娥二号星箭组合体的发射架次第打开,通体洁白的嫦娥二号亭亭玉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发射架。此时,天空竟然飘起了零零星星的雨点,让参观发射的人们不由得提心吊胆起来。扩音器里指挥员坚定沉着的声音让人感到些许安慰。
“10分钟准备!”
“3分钟准备!”
最后连接星箭组合体的摆杆缓缓打开,长三丙直面阴云低沉的天空。在场的人们几乎是屏住了呼吸,已经忘记了天空是否在飘洒雨点。
“1分钟准备!”
发射场最后一批工作人员迅速撤离。
“10、9、8、7、6、5、4、3、2、1,点火!”
在场观众随着指挥员的读秒而随声大喊,喊叫声中,长三丙在喷出一团橘红色的烟雾后,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紧接着拖着三四米长的焰火冉冉升起,脱离发射架直冲云霄。渐渐落下的夜幕和阴云,此时成了最好的背景和衬托,眼前的嫦娥二号时而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时而隐没在云雾之中,精美绝伦地诠释了穿云破雾的真正含义,身后橘红色的焰火,映红了整个天空。整个山谷里回荡着欢呼声和雷鸣般的掌声。从18时59分57秒点火,运载嫦娥二号的火箭3秒钟后,在19时整准时起飞——一切皆如事先的计划,嫦娥二号做到了零窗口发射!
很快,嫦娥二号消失在天际中,飞出了人们的视野。发射塔架四周腾起一团团白色的水雾,将塔架淹没,那是火焰喷射到积水池后,水汽蒸发而成。水雾渐渐消散之后,发射塔架重新显露出来,只是已经箭去塔空。看台上的观众仍然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走下山去。
飞行1533秒后实现星箭分离
短短的10多秒钟,嫦娥二号就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但是远在发射场60多公里外的西昌测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仍表情严肃地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三排显示屏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数据不断变化更新,巨幅大屏幕上,嫦娥二号的飞行轨迹沿着事先预定的轨迹平稳推进。
各个监测点的报告很快反馈上来:“飞行一切正常!”
突然,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原来是长三丙三级二次火箭点火成功!低温下火箭发动机点火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对将来的航天事业有着巨大的影响。嫦娥二号三级二次点火成功,无疑是一次大的跨越。
随着掌声,大厅里的气氛似乎松弛了很多,一些专家、工作人员,会心地凝视,低声地交谈,但喜悦和激动清楚无疑地写在了他们的脸上。
嫦娥二号继续在飞行,飞行在每个人的心上。当飞行了1533秒之后,大厅里又一次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嫦娥二号成功实现了星箭分离!
但这并不意味着嫦娥二号发射的最后成功。可是现场的气氛明显好了起来,相互之间的交谈声音明显大了起来,一些欣慰的笑声清晰可闻。
19时44分,嫦娥二号穿越地球辐射带;19时56分,热烈的掌声再一次响起,掌声中,基地负责人高声宣布:“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圆满成功!”
至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放飞嫦娥二号的任务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