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近年来国际上出现一股探月热潮,美国、日本、印度都在发射月球探测器。那么,在国际宇航界,我国的探月技术水平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
探月工程高级顾问欧阳自远说,最近几年所有探月国家发射的都是绕月卫星,大家的目标都比较接近,但是各有特色。
欧阳自远说,中国嫦娥一号比较有亮点的东西是我们的全月球影像图。日本和印度的绕月卫星的飞行高度是100公里,它们拍的照比我们精细,但是没我们全面。所以,对结果一定要有所取舍。我们下决心做全面、做整体,就得在精细方面有所放弃。这是根据各自的科学目标决定的。另外,我们对月壤的探测也比较有特色。
另外,美国主卫星的照相机的分辨率很高。他们把阿波罗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17号的降落位置,宇航员走的路线,开车跑到哪,在哪埋了仪器,全部拍到了。这是我们嫦娥一号拍不到的,因为我们照相机的分辨率没它高。此次嫦娥二号的环月轨道是100公里,与日本的“月亮女神”和印度的“月船一号”一样,但我们的特色是,中间还要变轨,降轨到15公里,这个日本、印度都没有做。
欧阳自远认为,由于各国探月工程各有特色,很难就其水平进行简单的排名。比如,日本的火箭很厉害,仪器也做得比我们好;但我们也有我们的特长,比如我们的激光高度计比他们做得好。
欧阳自远说:“我赞成原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的看法:探月就像马拉松赛跑,最后必然形成几个梯队,第一梯队是美国和俄罗斯,第二梯队包括中国、欧洲、日本、印度等。以综合实力比较,我们可以算是‘二锅头’——第二梯队的领头羊。”
欧阳自远说,这轮探月潮也激励着我们更好更快地推进我们的月球探测。这里有激烈的竞争,但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大家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人类谋求福祉。这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