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华盛顿9月29日电 美国会众议院29日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一做法被认为是在经济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以及国会中期选举的政治压力下,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
该法案去年5月由美国民主党众议员蒂姆·瑞安等议员提出,试图修改美国贸易法,以赋予美国商务部更大权限,使之能够在特定条件下把所谓“货币低估”行为视为出口补贴,进而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税。参与提出这项法案的议员称,中国人民币对美元严重低估,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影响了美国就业和经济复苏。该法案可能为美国有关行业或企业以所谓人民币币值低估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提出反补贴诉讼打开方便之门。
据美国立法程序,众议院通过的法案将提交参议院审议。如获通过,将提交给总统签署,尔后成为法律。分析人士认为,鉴于国会中期选举在即,参议院选情尚不明朗,该法案于11月份中期选举前在参议院获得通过的可能性不大。
■ 国际观察
贸易保护为世界经济脆弱复苏蒙上阴影
美国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举动为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蒙上阴影。美国会近期之所以频频舞动汇率大棒,最重要的现实原因是国会中期选举。鼓噪这项法案的议员以所谓“纠正中美贸易不平衡,夺回被中国夺走的美国制造业就业”为旗号,以外制内,转移视线,笼络选民。
另外,美国压人民币升值,使美元相对贬值,不免有减轻外债压力之嫌。美国专家认为,像美国这样依赖海外融资的国际储备货币国家,压人民币升值的做法有着贬值本币以减轻债务负担的内在动因。
目前美国经济最大的挑战在于创造就业,而扩大出口有利于就业。提高出口,归根结底是要找到市场。遍观全球,中国当属规模大、增长潜力好的市场,美国朝野对此心知肚明。美国财长盖特纳不久前指出,从农业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是美国的关键市场。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以施压汇率为名,意欲进一步撬动中国市场准入。
此外,美国不愿承认自身竞争力的下降,而宁愿将别国的汇率作为替罪羊。中国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何健雄对记者说,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在于本国产品缺乏竞争力,劳动生产率增长不足,市场开放度不够。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施压日元升值,并没有纠正美日贸易逆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28日说,目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大,依然需要各国协调合作。如果各国只想着本国利益,只会对全球经济不利。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美贸易不平衡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问题,结构性问题需要结构性解决。美方动辄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只会阻碍中美双边贸易健康发展。
据新华社电
■ 新闻资料
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
2009年5月13日,民主党众议员蒂姆·瑞安以中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严重低估为由正式提出这项法案,并宣称法案是对1930年关税法案的修正。法案要求,政府基于特定要求,对某一向美国出口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汇率在18个月内是否从根本上被低估作出判定;政府相关部门在作出肯定性终裁的情况下,为抵消汇率“偏离”,对相关国家输美商品征收反补贴或反倾销税。鼓噪这项议案的议员声称,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被严重低估,使美国制造业流失大量就业岗位,影响了美国经济复苏。
据新华社电